第(2/3)页 毕竟,童话原本就是应该带给大家快乐的,即便那样的快乐与现实是违背的…… 奥薇拉最终没有做出选择,或者说,她难以做出选择。 既不能让一场已经发生过的悲剧在故事中重复上演,让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以及将来阅读这些文字的人,在本应美好的童话中感受到现实的沉重,即便它已经是一本无法出版的小说,注定不会有很多读者,可奥薇拉仍然决定为它的基调与情节负责;但同样的,也不能忽视事实,随便篡改情节,那样做不仅破坏了这个故事基于现实原型的风格,同时,也会让奥薇拉有种自己在逃避什么的感觉,而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朝现实迈进一步便太过残酷,朝幻想迈进一步便太过虚幻。 或许,自己也正处在一个夹缝中,进退两难呢。 小说的作者心中难免自嘲。 林格将她的神色看在眼中,包括那些细微的变化与闪烁的眼神,他没有说什么安慰或者鼓励这个曾发誓要走出自己创作之路的少女,只是轻声道:“没有灵感的话,暂时放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等到有灵感的时候再作弥补,我相信真心写下的文字总是比拼凑造作出来的文字更能打动人心的,奥薇拉。” 作家小姐轻轻地嗯了一声,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后,她才终于抬头,小心翼翼地看了林格一眼,问道:“那如果……我一直没有灵感怎么办?” 她说完又马上收回了目光,不敢对上年轻人的视线,双手绷紧了放在大腿上,惴惴不安。因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相当于……放弃吧? 当初让奥薇拉产生了创作兴趣的人是林格,鼓励她走上这条路的人是林格,最先阅读她的小说并给出意见的人也是林格,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劝奥薇拉不要放弃,或者对她想要放弃的念头感到失望,那个人自然也只能是林格了。 连奥薇拉本人都不行,因为当她拿起笔,在纸上写下第一个文字的时候开始,故事的结局就不是她所能决定的。她只是被那些灵感的火花、创作的欲望和自身的憧憬推动着,不由自主地走在这条路上而已。如果有一天走着走着忽然停下来了,那绝不是因为灵感枯竭、创作欲望消失或者憧憬破灭,而是因为……害怕? 她确实在害怕,害怕自己所握的这支笔将会写下多么冰冷无情的文字,而且那必定不是自己真心想要写下来的,是被一个无形的意志操控着自己的手所写下。当一个作家开始产生这种情感的时候,她距离幻想也就越来越远,而距离现实越来越近。 创作总是将幻想与现实结合,但前者的重要性远胜后者,一个不愿接受现实的创作者或可称为放浪不羁的诗人与奇思妙想的艺术家,但一个不愿接受幻想的创作者,写出来的东西与冷冰冰的实验论文、枯燥无味的说明书或刻板生硬的政治文书又有什么区别呢? 林格沉默,许久都没有说话。 当奥薇拉觉得自己果然让他失望了的时候,年轻人终于开口了,却不是责怪,也不是批评,甚至连隐晦的暗示都没有,只是平和地说道:“总会有灵感的,奥薇拉。” 他深深地看了作家小姐一眼:“毕竟,这就是你的梦想。” 人类关于梦想的灵感总是源源不绝,这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的幻想,乃至上一个灵魂的记忆,只是那时候许多事物都模糊不清,尚没有被命名,因此只能从梦中看见。 奥薇拉闻言微怔,张了张嘴巴:“可是,我的梦想是……写出让大家都能感到幸福与快乐的故事……” 死亡,牺牲,被改变的命运,被追溯的记忆,当这些要素都出现的时候,似乎就已经失去了幸福和快乐的基础,故事注定走向更加沉重的基调,或陷入越来越深的黑暗中。 也许让它中断在这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身为创作者,奥薇拉难免这么想。 “不。”年轻人平静地打断了她的话:“你记错了,那不是你的梦想。好好回想一下吧,奥薇拉,当你最初想要写下这个故事的时候,你的初衷是什么?心中想着什么?最后又是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那个答案,我到现在仍然记得。” 所以,你也不可能忘记。 作家小姐因年轻人的一番话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联想:她在漫长孤独中度过的童年、不被看见也不被理解的父亲的笑容、总是在病榻上温柔地向自己微笑的母亲、在雨中的玻璃温室与老师一起看着庭园中的紫罗兰被打得七零八落、在城堡中靠阅读书籍打发过去的无聊时光、初次离开囚牢时索森山中下的第一场雨、在罗斯廷市的大街小巷上看到的猫与鸽子、悬铃木下的妖精深眠旅馆、飘着绿色雨点的草药园…… 最终,一切的一切都定格于那个年轻人不经意间的,却只会引用别人的话吗?为什么不试着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