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煤矿的安排-《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第(1/3)页

    运煤对于船只的要求非常高。

    首先你得够大,一趟能够承载足够多的煤炭,其次你得够结实,否则就会被一船的煤炭给压垮。

    还得能够扛得住海上风浪,能够频繁往来两地,不会动不动就趴窝。

    最后,便是船只的动力系统。

    如果能做出蒸汽机,自然是最好的,但蒸汽机需要的密封技术以目前的工艺还做不出来,所以蒸汽机也只能是设想。

    没有蒸汽机,自然得靠桨与风帆。

    蒸汽时代前,最先进的船是明朝的九桅宝船,这种船有九桅十二帆,也是郑和下西洋时期使用的宝船。

    史书记载,郑和乘坐的宝船载重量在两千五百吨上下,排水量则在五千至一万吨。【也有专家说排水量两万吨上下,但这个观念目前不被认可】

    这个数据什么概念呢?

    后世孤身入敌阵,撵着灯塔国航母战斗群跑的豫章舰,满载排水量一万三千吨,那可是后世顶级导弹驱逐舰。

    明朝时代的九桅宝船就有五千至一万吨,可想而知那个时代的明朝舰队有多恐怖,堪称海上霸主。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航海家哥伦布还不知道在哪个娘胎里呢。

    若非明朝之后的朝代闭关锁国,使得华夏开始落后于欧美,不敢想象华夏的舰队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至于现在,世界上的造船技术都很落后,隋朝已经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但依然不够。

    “等我返回南海,便召集船匠,研发九桅宝船。”

    杨斐默默想着。

    面对这座大煤矿,杨斐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也不能急于一时,这其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宝船只是一部分。

    他还需要大量挖矿的人手。

    想到此处,杨斐忽然有些后悔将天竺国大军给全歼了,能够拉出来当兵的,都有着一把子力气。

    将他们抓住,不就是现成的矿奴?

    大隋的百姓杨斐可舍不得抓来挖煤矿,但大隋之外的人,杨斐一点都不带心痛的,他们就该为自己大业添砖加瓦。

    “我这就修书一封,告诉杨烈,让他征兵完成后便带着大军出去搂草打兔子,一来可以让士卒见见血,二来,也可以抓些奴隶来给自己挖媒。”

    想到此处,杨斐立刻动笔。

    除了让杨烈去抓奴隶,他还将煤矿的位置一同写进去,至于煤矿的作用,杨斐并没有写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