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后,一旦朝廷擅自大量提拔寒门或商贾子弟,那些强大的世家必定会群起反对,甚至可能引发叛乱。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世家的力量与底蕴不容小觑。 杨仪看出杨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念头,因此后者才会在岭南那等不毛之地创建教育部,整顿书院、规范师资,为岭南彻底摆脱世家影响而努力。 但杨仪并不看好。 书院与老师并非打破世家知识垄断的绝对手段。 自先祖仓颉造字以来,人类经历了石壁刻字、龟甲刻字、竹简刻字,再到竹签蘸墨书写,以及蒙恬发明毛笔,直至纸张的发明。 知识的传承从来不是依靠口头传授,而是文以载具。 口头传授只适合一两代的传承,而跨越百年、千年的知识传承,仍然需要借助工具来承载文字,如此才能一直流传下去。 但纸很贵,绢布也贵。 竹简又太笨重,不及前两种方便。 再加上印刷技术的限制。 这才是造成知识难以普及的最大症结。 老三想法很好,毕竟还是太年轻,未曾意识到没有知识,没有书本,即使规范了教育体系,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 依旧做不到脱离世家的存在。 但杨斐如今做的事,杨仪还是非常支持的,有他兜底,杨斐在岭南地区的改革可以大胆尝试,就算玩脱了也无关紧要。 他会出手。 更何况除了教育改革之外,杨斐还真正做到了让南海郡百姓变得更好。就拿甘蔗制糖这门手艺来说,岭南地区因此再也不会缺钱。 糖这东西,虽不及盐是必需品。 但没有人会不喜欢这种甜食。 岭南有雪糖,足以保证岭南百姓生活无忧。 曹忠不接话了。 陛下都说出杨斐有汉文帝风范,他若是还敢接话,皇帝立刻就会觉得他在站队,想让杨斐当皇帝。 那么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见曹忠沉默,杨仪笑了笑,指着桌上的空碗道:“再去给朕泡一杯糖水,以后三日一杯,不可多饮。” 杨仪可是记得杨斐告诫过手下之人,糖这种东西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吃多了,会得病。 什么病没说,只知晓无药可治。 所以岭南雪糖再好,也得适量的吃,不可过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