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啊,历史没有如果,满清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入主了中原。】 【而那些汉人精英,那些大明的栋梁,却成了满清的帮凶和走狗。】 【他们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助纣为虐,最终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这是整个汉族的悲哀,也是历史的嘲讽。】 【如果当初他们能早点觉悟,早点行动,也许历史就会改写。】 【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满清已经入关,大明已经灭亡。】 【而那些汉奸,那些逆臣,却还在为满清卖命,还在为满清效力。】 吴三桂看到这里,不禁黯然神伤。 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有早点意识到这一点呢? 如果自己能早点造反,或者造反后能更坚决一些,是不是历史就会改写? 是不是大明就不会灭亡,汉人就还能保住半壁江山? 想到这里,吴三桂不禁悔恨万分。 如果能重来一次,他一定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一步错,步步错。 当初的选择,已经无法更改。 而自己,也已经永远失去了挽回的机会。 在另一个位面,朱祁镇也看到了这一幕。 他不禁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当初崇祯皇帝上吊,虽然很有骨气,但未免也太过悲观。 如果他能坚持到南京,召集江南的兵马,是不是大明就还有延续的可能? 毕竟,当时吴三桂还没有造反,清兵还没有完全入关。 如果崇祯能够重振旗鼓,东山再起,是不是历史就会改写? 想到这里,朱祁镇不禁扼腕叹息。 另一个位面,赵构看到这一幕之后,默默地鄙视了一下崇祯。 身为皇帝,死谁不会死,关键是要死得其所。 这位崇祯皇帝的结局,未免太过仓促了些。 在赵构看来,这个崇祯根本就是一个不懂得变通的人。 作为一个皇帝,怎么能轻易言死? 君王之躯,贵比天下,岂能如此轻易就放弃! “哎,这个崇祯就是个死脑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