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不抄诗,只是诗词的搬运工-《长安守夜人》


    第(3/3)页

    众人心中还在细细品味前几句,正有几分意味,陆长歌已然离开座位,踉跄着继续高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吟罢,整座宁宅寂静无声,针落可闻。

    没有人敢擅自发表评价,因为便是那位才华横溢的二皇子,此刻也低头深思,正在反复品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此等意境.近乎天上仙人!”

    “妙,实在是妙!”二皇子放声大笑,竟是自顾自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可就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便结束时,陆长歌却没打算停下。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陆长歌忽地笑了,此时此刻他虽是装醉,却似真醉。

    念出此词时,本意是想帮姜云霁解围,可念着念着,他却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身处异乡。

    他将杯中佳酿一饮而尽,声音忽地变得沉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所有人都听傻了。

    这上半阙已是惊艳万分,可当下半阙出来后,便是对诗词一窍不通的庸才也愣在原地,只得惊叹。

    “好词,好词啊!”

    “人之悲欢离合,便如月之阴晴圆缺,兄台念头通透,在下敬你一杯!”

    “天啊,今日有幸目睹此词出世,简直三生有幸!”

    “我敢保证,三日之内,此词必然传遍京城文坛!”

    宁清兰看向身旁目光呆滞的姜云霁,低声询问:“陆公子此词,与二皇子比之如何?”

    “没得比。”

    姜云霁目光复杂的摇了摇头,“此词或可称为传世佳作。”

    被青云书院的才女如此评价,便是那些不知所以然的看客也大致明白了,看向陆长歌的目光哪里还有半分轻蔑。

    “后半阙中包含了浓浓的思念之情,兄台可是有无法触及的思念之人?”有人问道。

    陆长歌笑而不答,姜云霁却替他开口道:“他孤身前来长安,家却远在渝州,有如此情怀,或是在思念家中亲人。”

    “原来如此!”

    众人恍然大悟。

    秦淮张着的嘴都忘了合拢,此刻他才认识到自己或许真的成了小丑。

    “这小子有点意思。”袁将军远远看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方才静立一旁的红裙女子主动上前,对陆长歌欠身一礼:“红鱼愿为公子再舞一曲。”

    “红鱼姑娘竟然自愿为他献舞?”

    “我的天,此词在她心中价值竟超过白银千两!”

    琴声起,红裙飘。

    陆长歌从怀里掏出那街边买的地摊货玉镯,醉醺醺走到姜云霁身前,咧嘴笑道:“我这里也有一物,不知姜姑娘是否愿意笑纳?”

    “.”

    姜云霁脸蛋上没来由地涌上一抹红润。

    她下意识看向身旁的宁清兰,发现好姐妹正用古怪的目光盯着自己,顿时羞得不行.

    这货胆子是真的大啊!

    她慌慌张张接住手镯,支吾道:“我家哥哥许是喝醉了,我先扶他回马车歇息。”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