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帽子问题-《领导》


    第(2/3)页

    可是,现在王学平对于开会的议题,一无所知,他心想,孟秋兰想搞什么名堂?

    张运高觉王学平有些不悦,心思一转,刻意压低了声音,汇报说:“老板,我听说,可能和杨秘书的人事调动有关

    这一次,王学平注意到了,张运高也学着何子江的样,称呼他老板了。

    如果是关于提拔杨正华这事。王学平倒也可以理解,上一次,孟秋兰曾经和他商量过,他也同意姓杨的去县经委任党委书记兼常务副

    任。

    “嗯,运高,到了开会时间,记得提醒我”。王学平低下头,继续看摆在桌面上的文件。

    张运高小声说:“好的,十点差十分,我会过来提醒您的”。说完话。转身离开了县长办公室。

    关于杨正华的问题,孟秋兰在大面上确实和王学平商量过,可是,她这么着急地想要提拔杨正华,却引起了王学平的高度警觉。

    看样子,杨正华在孟秋兰的心目中,还是有些地位的,不然,她不至于连例行程序都省略了。

    当然了,在天朝的官场上,书记办公会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前提是,县委书记和县长有尖锐的矛盾。

    一、二把手闹意见,三四五六七八把手,才好从中浑水摸鱼,大捞政治好处。

    不管是书记办公会也好,还是县委常委会也罢,只要书记和县长统一了认识,别的副手没面反对。这就是天朝的政坛现实。上面一直强调要领导班子要团结,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指党委和政府的一号领导要团结。

    可是,吊诡的是,上级组织安排书记和县长职权范围的时候却偏偏做出了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特殊安排。

    这就好比满清时代的总督和巡抚。一管军政,一管民政,互不统属。都只对朝廷负责。

    这种莫名其妙的人事制度安排。先天性就不是按照讲团结的逻辑来确立的,其核心要点,就在于制衡。

    所谓的班子团结,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罢了。王学平在前世也活了几十年,他就没听说过党政领导真正地尿到一个壶里的这种稀罕事!

    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王学平把手头的紧急公文批阅完毕,一一放进了桌面上的绿色文件篓。

    王学平的桌面上有三种文件篓。红色,绿色和蓝色。红色代表的是必须马上处理的紧急的公文,绿色是已经处理过的文件,蓝色则是普通待批公文。

    经过王学平批示的公文,由何子江复印之后,再转交给县府办的相关部门下到各个乡镇以及县里的各全部委办局。

    十点差十分,张运高十分准时敲响了王学平办公室的房门,走到桌边。轻声提醒道:“老板,开会时间到了!”

    王学平从文件堆里,抬起头,说:“好,我知道了!”伸手按响了安在秘书办公室的召唤铃。

    何子江正在接待一位在门外等了很久的乡长,听了王学平的召唤。马上站起身,对那个乡长说:“老板估计要出去了,你过几天再来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