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志同道合-《领导》


    第(2/3)页

    改变社会的钥匙仅仅掌握在王学平一人的手中而已,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他绝对不能失败,只能从成功走向成功,并逐步攀上权力的颠峰。

    靠近孟秋兰。王学平除了想利用她接近省委副书记孟昭雄之外,她那绝世的姿容,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美色与权力双双收入囊中,对于王学平此时此玄的心态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迈起左脚打算离开的一瞬间,王学平忽然想到了一句脍炙人口的老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

    周达听说孟秋兰同意下拨补贴款,本以为可以从中捞到一大笔好处,没想到,王学平却说:“老周,你把各个帐篷选出来的代表召集到一起来,同时安排派出所的户籍警,一一核对名单和身份证,并且签字确认。一旦现有冒领的现象,乡政府的干部一律开除,同时我会通知柳局一定录了敢于造假民警身上的虎皮。具体的放标准嘛,就按照户主的身份证号,在农业银行开立**的银行帐户,由财政局把钱打到户主的银行存折上面去,以防被人冒领。”

    觉周达的脸色有些不太自然,王学平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却故意没点破。

    在这今年代,党政机关都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有些规则,那就是雁过拔毛

    不论是救灾款,还是支农款,或者是教育专款,下面的党委政府都有胆子在半道截留。

    王学平心里有数,救灾补贴款,如果过了乡政府的手,真正能够达到村民手里的钱,能有猕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现实情况是,除了乡政府扣一部分之外,村委会也要扣一部分。就连各组各队的小头目,都琢磨着从中分一杯羹。

    王学平对于其中的猫腻自然走了如指掌,所以,他索性越过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直接把补贴款放到村民的手中。

    到村民手中去抢钱的话,那个性质就变了,谁要是撞了这个枪口,那就别怪王学平麻面无情了

    周达很想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乡政府债台高筑,入不敷出,他也很想分一杯羹。

    只是,王学平始终虎着脸,眼神颇为不善,周达咽了口唾沫,把到了嘴巴边上的建议,又给吞了回去。

    由于制度性安排得当,登记造册的工作,在三天之内就圆满完成了。为了加快进度,王学平让县府办通知县农行,抽出大量的工作人员,深入到李官乡的第一线直接替村民们办理存款存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