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出事了-《领导》
第(2/3)页
只不过,他看见罐头二字,忽然想到了一件往事。
当年,南德集团的牟其中,就是利用赊来的轻工产品,比如,罐头、服装、鞋帽、皮革之类的滞销产品,从老毛子那里换回了4架图-154民航机。
据王学平所知,老毛子那里直到新世纪都欠缺轻工产品。他仔细地琢磨了一下,打算利用这些滞销的罐头,通过正规的边贸渠道去换老毛子商人手里的RMB。
在这个年代的中俄边境,靠着做边贸生意,一夜暴富的商人大有人在。因为不想搞走私,利润率也就没有那么高了,王学平也不贪心,能够把这些废物罐头,换回六、七百万元RMB即可。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他就可以施展拳脚,做很多事情了。
开发区罐头厂生产的罐头,王学平在政府办的时候,作为干部福利,分过两箱回家。
吃到口中的味道还行,只是,包装箱十分老土,罐头瓶甚至连商标都没有,硕大的玻璃瓶看着就刺眼,在国内恐怕很难销售得出去了。
想到这里,王学平不禁苦笑一声,他完全没想到,经开区这个烂摊子竟然是这么的烂,办公大楼倒是修得很漂亮,只可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年头,县里的土地还不值钱,尤其是工业用地,更是便宜得吓死人了。
不过,这栋气派豪华的办公大楼,倒是可以打一打主意,王学平盘算了一番,脸上露出了淡淡地微笑,这可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噹啷啷……”突然,清脆刺耳的玻璃破碎之声,惊醒了沉思之中的王学平。
紧接着,窗户外面传来了排山倒海的怒吼声:“还我养命田……”
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窗边,王学平赫然发现,管委会大门前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人手里拿着锄头,有人空着手,还有些人双手都抓着石块,看装束都是本地的农民,群情激愤,扰嚷喧天。
暗暗苦笑不已,王学平心想,他上任第一天,就发生了群众围城事件,这可真够讽刺的啊!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按下葫芦起来瓢,多事之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