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法理不外乎情理-《风卷西秦》


    第(1/3)页

    这声厉喝一出口,不仅昭云懵了,就连樗里疾也懵了。

    四张名帖一起放倒张仪手里,他知道魏冉与甘茂,不可能不知道昭云。

    “相……”

    樗里疾刚刚喊出口,却立马闭上了嘴巴,他忽然意识到,张仪这种举动定然是有他的用意,否则不可能做出如此没头脑的事情。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张仪在秦国发迹之前,是楚国令尹麾下门客。一次令尹的玉璧丢失,便有人道:“张仪贫穷,品行卑劣”,诬陷为张仪所窃。

    张仪自然不认,被铐起来莫名的挨了几百鞭子,却抵死不认,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张仪逃到了秦国,成了相邦,反写信给令尹:“以前与君一同喝酒,并未盗窃,却被君无故鞭打,如今你得注意了,我要来窃你的城池了!”

    而这位楚国令尹的名字,名为昭阳。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昭阳的“阳”其实是他的字,他的本名,就叫昭云。

    看到昭云的名字,张仪立马想起了当年的耻辱。即便他不是当年那个昭云,却定然与他有关系!要知道这昭氏几乎是楚国独有,若非是昭阳之后,岂有此姓?

    昭云知道张仪窃壁之辱的事情,但是却并不知道收拾他的那人便是昭阳,因此根本没有将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也不知道张仪的愤怒是源于自己的姓氏。

    他权当张仪是在审视自己,连忙出列拱手:“回相邦之言,在下昭云,随左庶长来见相邦,有长秦之策以助秦君!”

    樗里疾亦是道:“相邦,此子有灭蜀强秦之计,不妨让他来听听!”

    张仪不置可否,将手置于袖口中,颇为傲慢。樗里疾一愣,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张仪如此模样,不知何故。

    “强秦之策,暂且不提!”张仪傲慢的道,“我有一个问题,你想好了回答!”

    “相邦但问无妨!”

    昭云不知他闹得哪一出,但还是欣然应命。

    “假使你有一件精致的玉璧,一日莫名失踪,而你的家奴有一人品行卑劣,又及其贫穷,众人都是他偷的,你当如何处置?”

    张仪完全是将当年的那个问题重新放在了昭云的面前,他几乎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昭云出“定是此贼无疑”,或是“将他屈打成招”这等话来,立马赶将出去!

    不为别的,就为当年的一口气!

    昭云觉得这个故事很眼熟,但并没有确实的想起来。他也不再多想,认真的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