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的情况下,在那么长一段的阵线上,根本就无法确保大规模撤退时候的隐秘和安全,所以只能在换防的时候逐渐的减少前线的兵马数量。 多尔衮要求各旗小心的分几步慢慢撤退,而且还专门命令各旗一定要让白甲兵在大军的最后,掩护全军撤退,以确保夯土墙的安全。 每天都有一批包衣跟随牛马车一起向后面撤退,八旗所属的包衣都是被他们从各地抓来,并经过了大规模人为淘汰后剩余下来的汉人中的壮劳力。 包衣们也是后金根本不愿意放弃的财产,没有包衣帮他们干活,很多鞑子连地都不会种,所以,多尔衮希望让这些机动力极其弱的包衣,先行撤离。 德格类昨晚擅自撤离了自己所防御区域上的白甲兵,让华夏军一次根本就没动用什么力量的攻击,轻轻松松的就打破了那一段夯土墙。 虽然后来在周围个牛录白甲兵和他们驱赶下的包衣的进攻下,把华夏军给赶了出去,但华夏军此后的行动明显就是对此有了怀疑。 也正是因为华夏军的怀疑,而使得他们加强了对己方防线的各种试探。现在华夏军加强后的攻势,牢牢牵制住了夯土墙上后金军的防御力量。 多尔衮轻轻的点了点头,德格类是必须要处罚的。之前的多次战役当中德格类的指挥不见什么出彩之处,而且这次在面对华夏军这个强敌的时候他也表现的缩手缩脚的,这些都不是一个优秀将领的表现。让多尔衮对德格类充满了负面的感官。 不过,惩处德格类的事情,暂时还要押后一段时间才行,现在可不是处理德格类的好时候。 不但是因为德格类是一旗之主,手下有不少正蓝旗亲信的缘故,也因为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也在暗中撤离了一部分的白甲兵。这时候绝不能被人抓住小辫子。 不过,多铎虽然也撤走了白甲兵,但他留下的普通甲兵的数量还是足够的。因为当初在复州战役时期都铎损失严重,如果让多铎防线上只留下白甲兵的话,防线就会显的十分虚弱。 自黄太吉被陈信收拾掉以来,他对自己那个弟弟多铎的观感就急剧的下降。因为对方不但和他争夺大金过汗王的位置,还打了多次的败仗。 不过,自从多铎在复州战役当中损失了亲领牛录中的相当一部分,又听了多尔衮在议政大会上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多铎就彻底的转变了过来,再次成为了他多尔衮的好弟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