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基本盘-《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第(2/3)页
(当然,当初学习的时候还真的不知道,自己所学的居然是真正的“屠龙术”,所以,并没有太过关注这方面的东西,现在差不多都忘干净了。)
倒是心学当中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的观点,很合陈信这个唯物主义教育出来的人的胃口,并且对于此时的王国十分的有益,尤其相对于明清八股取士的空谈之风来说更是如此,能够在未来很好的融合那些靠拢过来的大明儒生。
陈信不会全盘照搬某一个理论体系,阳明心学在明末既然有这么多受众,陈新觉得可以从中取出有益的部分,但未必每样理论都要拿来指导世界观,陈新觉得来作方法论是不错的。
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论点曾在日本明治维新中起到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光是《传习录》的注译在日本就有三十二种。
听说,在历史上老蒋到倭国士官学校留学的时候,曾经在日记里面感叹过,日本的学生几乎人手一册阳明心学,就连光头他本人,也是个十足的心学信奉者,后来被赶出了大陆,到了台湾省之后,他就把台北旁边的一座山改为了阳明山。
由此可见阳明心学的影响力了。
除了阳明心学之外,大学堂里面还找来了技能达到王国最高等级的工匠、在和红毛鬼海战之中抓获的随船技术人员等等强人。
陈信绝对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意识形态问题,就放弃这么多的高手当老师的计划。
陈信想想后说道“刚才我说的,让大学堂里面的学生们自由的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不是说干脆就不去管他们了,咱们也可以想想其他的法子来影响大学堂里面的学生啊。”
“其他的法子?影响学生?怎么弄啊?”大会议室内很多人没太听明白,甚至有几个人产生了想抓脑袋的感觉。
“那些个教师一个个的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我既然敢招那些教师到大学堂里面去,讲武堂政治系有那么多能说会道的工作人员,难道就找不出几个拥有应聘到大学堂当教师的人才?
选些对王国极其忠诚,能力强大的政工人员出来,我也可以把他们聘为教授的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