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情报和总结-《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第(2/3)页

    从这一次行动当中,他们看到了大明军队的懦弱和无能,看到了大明王朝正在逐步的走向虚弱,更是进一步坚定了和大明斗下去的信心。

    在那一次奔袭作战当中,后金掠夺了大批人口和财物,国力大为增强。

    总之,千里奔袭之战使皇太极摆脱了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经济危机,后金政权由此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另外一边,原本已经准备颐养天年的老臣孙承宗,在后金第一次入寇之战时临危受命,总督军事。

    他不负崇祯之托,很快收复了永平四城,然后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

    接着在崇祯四年正月的时候,孙承宗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总领关外军务,并按照当初他定下来的方针,再次开始执行他本人的策略,也就是第三次抢筑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如果大小凌河能够修得像宁远一样,那就等于在山海关前又多了一道雄关。

    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

    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落在了他的头上。

    面对明朝军队对大凌河城的重筑工作,黄太吉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要知道,一旦大凌河城修筑完成,那就是让大明军队再次拿到先手,后金花费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取得的攻势地位,将很可能会攻守易位。

    于是,黄太吉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第二天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

    此次战役,黄太吉分兵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

    想到这里,陈信有些卡顿住了,因为他想起来了,这阿济格已经和历史上有了不一样的结局,此人在朝鲜的时候,就被拉克申给活捉了,现在还关押在王国当中,此时的阿济格可领不了后金军。

    想到这里,陈信会心一笑,参与到改变历史进程的行动中来,总让他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甩甩脑袋,把这些有的没的统统甩出去,陈信继续回忆历史。

    另外一路大军由黄太吉本人亲自率领,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