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众和尚们见方丈与悟通聊得起劲,也见怪不怪了。 从悟通进入慧空寺起,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发生,甚至他们还能感觉到,苦玄大师对这个呆呆傻傻的悟通,比对其余所有僧众都还要更上心。 念叨几句阿弥陀佛,众僧退去,为迎接佛子六戒做准备,出家人无需多么隆重,但佛坛得有一个。 不出意外,中午时分佛子六戒到了。 独身赤脚,手持禅杖,有佛光缠绕周身,似有佛音袅袅。 “阿弥陀佛!”慧空寺众僧念道。 “阿弥陀佛!”六戒亦是回礼。 众僧皆在行礼,使得其中某个眉清目秀却毫无动作的小和尚异常显眼。 看清小和尚面目,六戒心中大震。 万没想到,当日远古遗迹一别,今朝还能再见。 且是以这种方式见面。 深深的看了悟通小和尚一眼,六戒登上慧空寺准备的净坛,开始讲经。 在其余地方,六戒讲经,为时最长的也就三天三夜罢了。 可此次在慧空寺中,却是一连停留了一个月有余。 每天都会有不少僧众发问,六戒俱都一一而答,佛法高深,其造诣,远在苦玄大师之上。 但让众僧不解的是,六戒佛子每日都会问悟通小和尚一个问题。 悟通眼中,没有什么佛子方丈,众生皆是一样,回答也一如既往的奇怪。 对此,六戒丝毫不恼,反而显得很高兴,每日都要与悟通小和尚畅聊许久。 一个月过去,终是有僧众按捺不住好奇了。 苦玄大师如此,佛子六戒亦是如此,所说这悟通小和尚没有奇异之处,他们说什么都不信。 心中猜测着,这莫不是释迦摩尼转世之身? 闻得众僧所惑,六戒低念佛号,道:“非也非也,悟通为远方客,我佛门自当以礼待之。” 难道他不是佛门中人? 僧众有些迷惘,悟通已入慧空寺,为何称之为远方客呢? 可能唯一比较理解的就只有苦玄大师了,他早已看出,小和尚悟通非是池中鱼,不知缘由会降临慧空寺,但等他悟通之日,便是离去之时。 给他取法号悟通,亦是表达了苦玄大师的祝福之意。 愿他,心想事成。 “悟通,听经一月,可有所得?”六戒和尚笑问道。 下方正神游天地的小和尚蓦然回神,愣愣的环视着四周。 对他这幅模样,众僧见怪不怪。 悟通没听清六戒所问,但毫无影响,他向来不会在乎这些。 双手合十行礼道:“佛子,凡尘弱吗?” 一如既往地答非所问。 六戒和尚也很熟悉他的风格了,虽然每次都是他主动询问,可到头来却都是在为悟通小和尚解惑,一次两次或是出于礼貌,但能连续坚持一月。 说明,六戒甘之如饴。 听闻悟通问题,六戒沉思道:“非也,强无敌!” 闻言,让众僧吃惊的事情出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