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里切者——谁在背叛谁(上)-《扶桑镜梦》


    第(3/3)页

    ,明抢一样,能不招人恨嘛。

    而且,安政六年六月(1859年7月)三港对外开埠,这物价飞涨、民生艰难,虽然是前任大老井伊干的,可自己不是已经接过这个黑锅了么,这不骂当老中首座的自己,骂别人也不合适是吧。

    因此,当毛利家找上门来,表示“毛利家有办法让物议停息”的时候,久世、安藤两位执政老中,因为正被骂的焦头烂额,所以就立马上钩了。

    经过仔细这么一问,好么,听起来还真像一回事,因此两人就同意请毛利家居中调解。

    这个建议,在后世大名鼎鼎,被称为《航海远略策》,提出者是毛利家的直目付长井时庸。此人是长州毛利家中的名门,与家主同出于大江氏一脉,本人也深得家主庆亲的信任。

    这《航海远略策》说的是啥呢?

    简单说的话,就是武力攘夷不可取,只有积极的对外通商壮大实力后,才能扭转被西洋诸国欺辱的局面。

    而《航海远略策》和公武合体的关系在于,长井认为:

    “只有朝廷和幕府和睦(朝廷下令、幕府执行),国论才能统一,这样才有实施航海远略的条件。”

    在京都那边看来,《航海远略策》明确把朝廷置于幕府之上,这还可以嘛;而江户方面觉得,如果朝廷能同意对外通商,这不但有人分担物议,而且彼此的间隙也弥合了,自此就少了一下打着皇室幌子跟自己做对的,这不是挺好嘛。

    长井时庸,是文久元年(1861年)三月对家主庆亲提出的《航海远略策》,之后经过家臣团讨论,正式作为藩论采用。

    同年五月,长井奉命上京都,求见了权大纳言正亲町三条实爱,提交了此建议。之后,公武合体派的公卿表示支持。

    就这样,六月长井又不辞辛苦到了江户,七月说服了老中久世,八月又搞定了安藤信行。

    至此,毛利家主庆亲终于可以亲自出马:

    十一月,庆亲到达江户。

    可此时形式亦然有了变化,攘夷声威大震,庆亲就缩了,开始划水。

    但此时长井已经骑虎难下,于是十二月,费劲波折的长井,终于取得允许,代表毛利家出面,正式向幕府提出航海远略策。

    可一直到文久二年(1862)正月,坂下门外之变发生,老中安藤信行被刺,啥进展也没有——朝廷方面没表示不说,幕府对加大开国也不置可否。

    之后,反对久世、安藤的局面逐渐明朗,没办法的长井,只要在三月再次从江户上京都,试图最后一搏。

    而毛利家主庆亲,看到老中安藤信正于四月十一日被罢免,他也终于放弃了,当月月底他派世子定广赶去京都,表示赞同攘夷,就此正式转变了立场。

    而五月脇坂安宅的上位,除了其他盟友的帮助,这毛利家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啊,有爱屋及乌,就有恨乌及鸟,如今板仓胜静一做暗示,这久世广周就认定胁坂安宅知情不报。

    六位老中,除了胁坂自己,板仓、水野、井上和久世都怀疑胁坂憋着坏,这剩下的一位,松平信义自然也不能免俗。

    说起来,松平信义也是开国派,而且因为和牧野家的姻亲,他和与牧野交好的阿部、久世一系关系非常之好。

    因此,毛利家通过《航海远略策》把久世一系坑了,他也是受害人之一啊。

    而且算起来,出自龟山藩的信义更惨,久世管咋的,还是安政大狱的受害者,他当年因为本家和大老井伊的姻亲关系,可没少在安政大狱里给井伊摇旗呐喊,如今尊王的齐昭一系翻身,其实他比久世还怕。

    因此,因毛利家反水导致航海远略策彻底失败,这松平信义也特别敌视毛利支持的老中胁坂—— 信义没被围攻,一个原因是他身为松平十八家,作为德川家分支还是有点优待的,而另一个因素,则是因为龟山藩和谱代四大家酒井家也是姻亲,这酒井家如今也在暗中发力,所以多多少少,松平信义也借到了光。

    但脇坂是真委屈啊,他确实不知道朝廷为何突然出此奇策,非要在五月二十一日设立新官位“国事御用书记挂”。

    大家目光里的压力越来越大,搞的脇坂如坐针毡,但他猛一抬头,这大老松平庆永,不正是齐昭一系的主将之一,凭啥你们不怀疑他早知道、他和朝廷有勾结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