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直秀来佐贺的时候从长崎带了一些煎茶和风味渍物,这两天又买了一些本地渍物和味增。玄朴先生属于那种忙起来煮怀表的人物,虽然是医生,但自己的生活实在潦草,估计玄朴先生的两个学生和仆人都不好意思提醒,东亚文化氛围下有时人都活的谨慎、有时就是想的太多,能做就做做不了也顺其自然多好,想的太多只会为难自己。 吃过饭到了兰学寮,玄朴先生自去忙碌,直秀因为字体的原因被排斥在铁笔刻字之外,他翻了翻兰学寮的藏书,质量一般,兰语医书居多,专业物理书只有一本志筑忠雄翻译的《历象新书》,专业化学书只有一本宇田川榕庵翻译的《舍密开宗》,还有一本冶金铸造学的书籍《铁汞全书》和几本兰国编著的自然百科书。看来兰学者是比较被动地接受西洋科学,而兰国商馆的馆员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传播知识,书籍缺乏系统性,也是,现在这种锁国状态下能捡到的豆包就别嫌馊。 至于那本著名的《王家列日铸炮厂火炮铸造法》,直秀没找到,估计是佐贺还没从兰国商馆拿到这本书,就是这本书引导佐贺藩开始建造反射炉,进而造出西洋式的钢铁大炮。 转来转去,直秀总觉得比起后世的大学,兰学寮少了点什么,仔细想想,原来是少了这几件东西,直秀就和玄朴先生打了个招呼请假外出,先生忙着刻字只轻轻地挥了挥手,于是直秀带着两个学生溜之大吉。 转眼之间直秀在兰学寮已经待到第五天,几位先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蜡纸印刷的技巧,蜡纸印刷设备也经过扩大采购变成了八套。第五天下午,粗糙版本的《光学》终于印制完毕,一共八本,几位先生和临时从弘道馆过来帮忙的兰学者们纷纷互相恭喜,直秀和学生在一边也做欢欣状当背景板。 庆祝完毕,玄朴先生等兰学寮先生拿着书、自己带着蜡纸印刷设备就兴冲冲的地冲出门外,留下直秀一干人等面面相觑,“这是啥情况?不是应该发点奖金聚个餐什么的,就这样完了……”。 等到黄昏也没见几位先生回来,直秀就带着学生和玄朴先生的两弟子回家吃饭。玄朴先生的弟子早就发现了直秀的土豪属性,但其实是直秀最近有点飘了才花钱大手大脚,一个原因是穷家富路预算带多了;另一个是直秀面对陌生环境和历史名人压力有些大,所以花钱如流水排解一下,而他的两个学生对他有些小崇拜,也没有提醒他。 这三天直秀没啥大事,外出时在商人町看到平民的生活细节,已经慢慢冷静了下来,但物美价廉的食物也多的是,关键要会做,所以大家还是对晚餐有很大期待。 现在是初冬,时令蔬菜都看不到了,绿色的只有昆布(类似海带),但直秀买了些黄豆回来发豆芽,做个凉拌豆芽清脆爽口。土豆也是这样,直秀拿钉子把铁皮简单加工了下做成了厨房工具,凉拌土豆丝也挺好吃的。而萨摩芋(甘薯)放到铁皮上烤,冬天吃美味的烤红薯是多好的事情啊。 干瓢(葫芦干)和其它蔬菜干也有,多少放一些到汤里,总比天天萝卜汤好的多。 鲔鱼、乌鱼、沙丁鱼、窝斑鰶、鲱鱼干和干鲱鱼子被视为下等人吃的食物,非常便宜,冬天把鲔鱼块和葱待煮滚后趁热享用,这样做成的葱鲔锅非常好吃。 另外直秀在江户自己用药材调制了类似十三香的调料,这次游学随身带了一大包,这东西在现在就是神器,谁吃谁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