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劫路-《从垂帘听政到大明女帝》


    第(2/3)页

    邱莫言支开其他人,以巡视犯人的名头,一个个牢房挨着儿看,花了点时间的就找到了诏狱关押周府众人的地方。

    女监和男监是分开的,她先找到了周父周瑞昌的监室。周父并非被单独羁押,邱莫言认得的周府人并不多,只认出了周瑞昌和周淮安弟弟周淮宁,除了他们,还有一个中年人,一个躺在草堆上的老人。

    邱莫言看着往日颇具威严的兵部侍郎,如今成了带着镣铐的阶下囚,心中无限酸涩,只觉得若是周淮安看到家人落得这样的境地,必定会异常伤心愤怒。

    孙瑞只是一个小旗官,没有资格拿牢房的钥匙,邱莫言只能透过严实的铁门窗口,低声呼唤:“周伯父,周伯父。”

    听到声音的周瑞昌一愣,蹒跚着来到门口,室内他人也惊诧异常,周淮宁也赶忙挤到门口。

    周淮安透过门上的窗口一看,竟是个陌生的锦衣卫,既疑惑又恐惧。

    邱莫言见状忙细声道:“伯父,是我,莫言。”

    之前邱莫言为蒙混他人,特地沙哑着声音,用感冒一说取信。

    周瑞昌听得女声,方敢细看来人面孔,发觉果然眉目间略有违和和熟悉。又见她自称“莫言”,哪儿还认不出来。

    他略有担忧道:“莫言,你怎么在这儿?”

    邱莫言抹了把眼泪,涩声道:“我来救你们出去。”

    周瑞昌并不喜悦,他透过邱莫言看了眼外面打的情况,神色落寞,道:“好孩子,就你一个人吧,你救不了我们一家子,回去吧。”

    周淮宁有些不敢置信,道:“爹!难道爷爷和敏儿她们就要等死吗?”

    周瑞昌瞪了他一眼,呵斥道:“滚回去呆着!”

    邱莫言也有些惭愧,低头不敢看周瑞昌的眼睛道:“淮安他救得是杨廷和的子孙,我找不来人手,所以只能一个人来,伯父对不起,但我至少能带一个人走!”

    周瑞昌摇摇头,道:“诶,是老夫立身不正,教子不当才有今日。那逆子做事不计后果,已铸大错,我们这一支嫡系,现在被关在这儿,若不逃,其他旁支还有活路,若逃了便是累及全族的大罪。”

    “老夫虽依附杨廷和,但交情不过泛泛,其密谋毒害先皇,我未曾参与,侥幸躲过厂卫清算,以为可以苟延残喘,没想到栽在这逆子手里。老夫出身江湖,行事不拘立场,为高位,行贿于杨廷和,周家并不欠他的,可惜,是老夫满下此事,酿成大祸,那逆子是个认死理的,害了全家呀!”周瑞昌老泪纵横道。

    其中原委竟是如此,邱莫言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周淮安心念杨廷和提携之恩,却不过是亲父贿赂所得,到最后,却害了自家。

    周瑞昌看着邱莫言,哀声道:“莫言,你是个好孩子。答应伯父谁都别救!出去后,找到淮安,你们两个好好过日子,啊。”没人不想活,可是做人要考虑太多了,他不能像周淮安一样,不计后果,周家在安徽家大业大,旁支甚多,他不想落得杨廷和那个下场。

    邱莫言看着周瑞昌哀戚的面容,忍痛答应道:“伯父,我答应你,你放心,我一定找到淮安,好好过日子。”

    周瑞昌嘴角微微抽搐了两下,咽下了要说的话,只道:“快走吧,快走吧,被发现就不好啦。”他想说,若是周淮安死了,就让莫言不要耽误自己,可是话到嘴边,他却不想说,不是不想莫言好,而是不想去想这唯一有可能活下来的儿子会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