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六章都是问题-《贞观卖纸人》


    第(1/3)页

    沸腾,奔腾,整个大唐瞬间炸裂。

    大家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尤其是当西域征兵令传来时,无数已经完成基本汉化的男子走出自己的家,拿起唐刀,背起弓箭,牵出战马,拿上干粮,向着西域而去。

    关中陇右,苏家留在这里的一座学堂,一名旁听的僚人男子在课程结束后,起身,走到老师处。

    这里的老师是一名已经八十岁的苏家长辈,他实在没有精力跨越千山万水去西域,只能留守苏家祖宅,为苏家做最后的后备教育。

    “先生好。”

    僚人用一口正宗的大唐话问好。

    “刘洋,你有事吗?”

    苏家长辈不知为何僚人要过来问好,平时这些人都不会来的。

    他们只是听课,从来不会上前,他也不愿意管,愿意学就好,他主要教导的还是那些孩子,那些外族孩子和大唐孩子。

    反正教一个也是教,多教几个也没事。

    “先生,我就要去西域参战了。”

    刘洋一脸平静的道。

    苏家长辈想起来了,是那个西域征兵令,还有那个做贡献为自己的子嗣变换身份的政令。

    “恭喜你通过了最初的审核。”

    苏家长辈用自己满是褶子的脸恭喜道。

    这真的是一件好事,面前这个男子身强体壮,平日里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耐汉。

    据说还曾经当过僚人的小部落将军。

    “跟随先生我学到了很多,让我眼界开阔,跟随大唐的这八年间,我亲眼见证了生活的改变。

    可还不够,我有野心,我想让我的儿子当官,我想让我的儿子成为真正的唐人,我更想让我的儿子去迎娶真正的纯血唐人。”

    越说刘洋越兴奋,那种疯狂的神色,还有周围僚人对他的羡慕嫉妒恨的神色,都让苏家长辈意识到了什么,大唐的身份,对这些人吸引力太大。

    他们已经快要为此疯狂,现在有了机会,他们都要奋力一搏。

    苏家长辈继续维持自己的平淡神色,内心之中虽然已经翻江倒海,但还是欢喜居多。

    这真的是一件大好事。

    如果像刘洋这样的人越来越多,那大唐的国力会迅速增加,战斗力也会越来越强。

    “做贡献不只有这样一条路,你们还可以选择去改建机器,甚至于修理工厂制度,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再比如每年多上税,还有多蓄养牛羊等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