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章终于送到-《贞观卖纸人》
第(2/3)页
苏曦越想原因越可能,真是恐怖的大唐,每个人都如此危险。
苏曦回家时,那苏家湾是欢天喜地,老伍老李张三大娘子都纷纷上前,各种恭喜。
苏曦的封户增加了,现在已经实封五百。
虽然苏家湾没有那么多人。
宣纸的出现,彻底降低了大唐纸贵的事情。
宣纸每天都会大规模生产。
因为大唐交通不便利,为了文化盛世的出现,李二选择卖掉宣纸的技术。
整个大唐的世家给李二凑了两百万贯,买下宣纸的技术,自己回家生产。
不是李二怂,实在是不好送。
就算以官府的名义,也抽不出那么多人力武力。
既然如此,不如卖给世家,赚一波快钱,想办法去草原上抢一把,回家把大唐的交通运输业好好发展一下。
世家们从李二哪里拿到好处,自然要好好感谢一下,比如说,自己家多开两个工厂,给老百姓一条活路,让老百姓多赚一些钱。
把自家的文人都拿出来,让他们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回家教书育人。
李二规定,教师和官员一样,不允许在本地教书,需要跨省工作。
没办法,李二也怕他们相互勾结。
一时间,大唐的闲散文人找到了工作,一个一个的都非常开心。
不过,高兴永远都是早的。
苏曦看着那群信心满满进考场的文人,脸色露出冷笑。
一群白痴,你们要是能有十分之一的人考过了,老子就把脑袋拧下来。
不是苏曦看不起他们,实在是他们太不争气。
第一波参加考试的人都是长安城内流浪的文人混子,他们考不过很正常。
这帮人没啥大出息,详情参照李白,他们没李白有钱,没李白家里有人,没李白长得帅,还没李白有才华,就是一群李白作诗叫好的惹人。
这样的一群混子,面对宋濂当主考官,能考过就怪了。
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李二本来想来的,结果被房玄龄劝住。
老房是这样说的,陛下,一群混子考试,宋濂先生当主考官,您确定要去?
李二多聪明呀,一下就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这就是一场离全军覆没没多远的考试,不用看了。
李二惶恐,然后就老老实实躲在皇宫里,幸好自己小老弟提醒的及时,这要是去了,还不得把脸丢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