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相依为命(三)-《镐京出猎》


    第(2/3)页

    “微臣代师哥谢过殿下,殿下请回吧。”徐谨的手从他手中抽出,即使送客也只用一个背影。

    赵明庭大步迈过去抱住她,唇贴在她的头发上说道:“再不走就不成了,缨缨,带着陈家那个小姑娘搬去别院,等着本宫好不好?”

    他带着商量和恳求的语气,得到的回应却是:

    “我和挽挽有家,为何要搬到别人的地方?您的妻子、夫人和美人都会等您,太子殿下,不要再来骚扰微臣了。”

    清爽的薄荷味依然萦绕在鼻息间,怀里的女人早已消失不见,赵明庭看着空荡荡的回廊,有些无力。

    第二日一大早,京城百姓都指指点点地看着大道上两个身穿缟衣的年轻人,少年目光冰冷,手中还握着剑,京城兵马司韩大统领带着士兵也不敢硬拦他们。

    而那个少女则抱着排位,上面写着:

    显考陈公讳同非府君生西之莲位

    她往前走着,小心地抱着它,就像手里是一个贵重脆弱的珍宝一般。她没用,昨夜第一次祭拜爹娘,丧礼是礼部主持,阿谨出面送葬,就连这个牌位也是阿谨替她立的。她没用。

    想到这里,陈挽苍白憔悴的脸上带了些颜色,是眼圈和鼻尖透出的一点殷红。

    “徐大人,回去吧!不要闹了。”韩伯光头疼地看着涌过来的满城百姓,用极低的声音对徐谨劝道。

    此刻正是朝会的时辰,全部王公、京官都在上朝,韩伯光有任务没有去,但他也见不到赵明庭。各方势力、各府的耳目都注意着陈府的动静,看来今日又有大事要发生了。

    徐谨护着陈挽,将剑横在自己胸前,这就是她的态度。

    范偌南的爱救赎了挽挽,她不再消沉地躲在房中,因为她心中有了希望,身上有了力气和斗志。挽挽接受了现实,她告诉她,她要为她枉死的亲人和她的清白,去登闻直诉!

    徐谨陪她去祠堂祭拜,传信唐栩生告知有道书院走出的大臣、并给她所熟知的范达、张亚若、杨光素、莫月明、吕飞锡等书院派生连夜联众草拟弹劾文书,誓要让赵淳熙和布日固德伏法。

    她带着挽挽出门时,脑中突然想起一句诗: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韩伯光看着她,头疼之余,他有点明白为什么太子殿下会痴爱这样一个清汤寡水的小女人,她骨子里有些和殿下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坚持和敢做。而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殿下为的是家国责任,她为的,是人间道义。

    “不得了了,又有人敲皇城底下的登闻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