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说一首能够代表湘省的歌曲,相信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浏阳河》。 苏安也不例外。 《浏阳河》改编自花鼓戏《双送粮》的第三唱段,被多位知名歌唱家演绎过,也被教员称赞过:是一首怎么听都听不够的歌曲。 也是由于这句话,原本只有两段歌词的《浏阳河》,添加到了五段歌词。 苏安原本打算自己唱的。 但试了一会后,他发现一个最致命的问题,这是一首民歌。 具有浓重的地域限制,如果用普通话来演唱,那股韵味就没了。 苏安并不是湘省人。 或者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哪的人,苏安生长在滇省,耳濡目染下也懂一点本地方言。 但始终不是那个味道。 这让他确定自己并非滇省人,之后又考上了京城的大学,毕业后也一直在京城定居。 口音也沾染了些许地地道道。 但合起来,就活生生的一个四不像,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周苏安比上一周更忙。 《歌者》的彩排,8月15要上线的两首歌,都需要在这三天内弄完。 没错,就是两首歌。 这种大日子,怎么能只发一首了? 所以,苏安没多少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方言口音,就算有,能不能练出来也得打一个问号。 这首歌的特殊意义,苏安想要力求做到完美,“该找谁来唱了?” 苏安脑海中不断思索着。 也就是在此刻,洪伟突然给他拉进了一个群。 “苏安,流程差不多走完了,我给你拉进我们理事群,先跟大家打个招呼熟悉一下吧。” 这个群名为“华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成员”,总人数将近两百人。 苏安大致的扫了一眼群成员。 每个名字都如雷贯耳,这些名字对外可能名气不高,但在体制内可都是台柱子级别的人物。 除了体制内大佬以外。 知名度最高的年代天王、天后剩下的五人,也在这个群里。 洪伟:“@全体成员,苏安同志即将履职音协副主席,大家认识一下。” “@苏安,发红包!” “@苏安,别听他们的,私发给我就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