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实以他的脚力,即便不御剑飞行,若真想赶路,也早该到达林照所说的那座山了。 但正因为小师弟再三叮嘱,要“自然”,要“不惹眼”,甚至暗示可能会有人暗中关注他的行踪。 他才不得不如此“悠闲”,在这南涧国境内盘桓多日,装作真的是在寻找那位名叫贺小凉的女修,连朱荧王朝的边境都不敢轻易靠近,生怕打草惊蛇。 想到自己一个堂堂玉璞境剑仙,却被小师弟指挥得团团转,还得小心翼翼地配合演戏,还是以寻找“贺小凉”的名义,魏晋就忍不住在心里又骂了林照几句。 不过,骂归骂,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他收起酒葫芦,目光望向远方那座在平原上显得并不起眼的山峦轮廓。 这座山很普通,在南涧国内,不知有多少座山,比此山宏伟、壮阔,这座山连个像样的山水神祇都没有。 这座山也不普通。 因为它是南涧国境内,唯一一个山上渡口所在。 而今日,正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北俱卢洲一个名为“大醮山”的宗门,有一艘鲲船,每年仅此一次,跨越三洲之地,会在此处渡口停靠往返。 ...... 两日后,林照离开后山。 今日一早,他便从来神仙台采雪的文清峰童子口中得知,正阳山一行人已至山门,由正阳山老祖陶烟波与宗主竹皇率领,共计三十七人,已安排入住迎宾别院。 山主与执务堂并未传剑术与他,想来并未打算让他露面。 但他却想去看看。 林照并未御剑,而是沿着神仙台通往主峰的石阶缓步而下,一路向着文清峰走去。 风雪庙文清峰一脉,主要负责山中事务,执务堂、迎宾别院皆设在文清峰。 文清峰与神仙台毗邻,地势略低,峰顶有一处名为“观云亭”的雅致建筑,视野极佳。 主峰侧翼有专门用于接待贵客的迎宾别院“听雪轩”。 林照步入亭中,凭栏而立。 此时旭日初升,金红色的阳光洒在云海雪峰之上,气象万千。 他目光平静地投向不远处那片被淡淡云雾缭绕的别院建筑群。 虽相隔数里,但以林照如今观海境巅峰的修为,加之后天剑体对气机的敏锐感知,依然能清晰地捕捉到那边传来的诸多强横气息。 多为剑意剑气。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一名身着文清峰弟子服饰的年轻童子快步走入亭中,对着林照的背影恭敬行礼: “弟子拜见小师叔祖。” 林照没有回头,依旧望着听雪轩方向,语气平淡地问道: “风雷园的人到了吗?” 童子摇头答道: “回小师叔祖,尚未。据执务堂消息,风雷园与真武山同行,目前都还未到,眼下只有正阳山先来了。” “真武山?”林照一怔,转过身看向童子,确认道:“真武山也会来?” 这和他记忆里的情况不一样。 在他所知的那个“故事”中,这场生死擂台应是在风雪庙的见证下,由正阳山与风雷园在神仙台死战三场,并未提及有真武山的参与。 童子见林照似乎有些意外,脸上也露出一丝疑惑,但还是肯定地点头道: “会来的,执务堂接到的观礼名单上,确实有真武山。而且不止是真武山,素心宗、老龙城、清风城、甚至神诰宗……都递了帖子,会有人前来观礼。只有观湖书院,似是对这类山上纷争不甚在意,未曾派人前来。” 林照缄默不语。 ‘果然还是有了变化......’ 听雪轩前。 正阳山一行三十余人,在老祖陶烟波和宗主竹皇的带领下,刚刚落下剑光或遁光。 他们来时声势不小,并未刻意掩饰行踪,似乎有意让各方势力知晓,正阳山已如期而至。 风雪庙方面,由执务堂一位长老带领数名弟子在此迎候。 双方长老见面,皆是面带笑容,客气地寒暄着,场面话说得滴水不漏,仿佛真是友好宗门之间的正常往来。 人群中,有人注意到不远处出现的玄衣身影,眸光微微瞪大,几乎是立刻,一道急促的传音便送入了前方陶烟波的耳中: “老祖,正是那人杀了袁老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