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换县令-《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也是从那时候起,她便有备无患地开始搜罗起这位县太爷的罪证。

    不过在二十这日轻点了人数之后,薛家发现,他们还是低估了村民们对于做工的积极性,其他村镇来了六万劳力。

    在这些人中,能获得最大好处的可能是谁?

    总之,只要有这个搅屎棍在,薛家要藏住番薯也难。

    薛家说是帮郑家种植特殊作物,这理由能糊弄百姓,可糊弄不了县太爷。

    官儿懒,吏能干活也成。

    也不是,贪官他只是贪财,并不一定代表事儿就一定不会办。

    只是番薯挖出来了,但如何挑回去,这又是个问题。

    在整个丰庆县的所有下层百姓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派了劳力去薛家挖番薯与种番薯时,他们不知道自己这个县里正在悄悄地酝酿着惊天巨变。

    丰庆县这边,薛家众人开始挖番薯的任务,郑林楚也为了不让其泄露而干脆来了个‘换县令’,那这十五万亩番薯地的主人在哪儿呢?

    他们最怕昏官、庸官。

    贪官?

    自然便是一县百姓的父母官——县太爷。

    大致便是挖个大坑,将之前挖出来放了一段时间的番薯又铺到坑里去,在上头喷一遍水,那原本表皮干了变成泥土色的番薯在喷水之后便又变成红色,再在上头覆盖一层厚厚的干土,它们便能在此保存许久了。

    咱这位县太爷,他不咋贪,也不咋懒,可坏就坏在他不懒这事儿上,他昏、他更庸。

    在郑林楚的有心收集之下,自然是一搜一个准儿,那罪证能有一大摞。

    没有个十来万的劳力,就甭想把番薯与番薯藤在十日内全都挑下山。

    不是,一个县里才有几个官儿?更多的是吏,干活儿的也主要是他们。

    但即使如此,因为人口实在众多,几乎把大部分村民的家里给睡满,薛家才勉强安置好他们。

    其结果自然便是,钦差大人已经领着圣旨协同新任县令出发一个多月了,想来很快就会到。

    就算能糊弄过去,治下发生如此大好事,这县太爷也是要上书表功的,到时他们手中的番薯还是得露馅儿。

    因此,远一些的番薯,便只能挖好后又埋回土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