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人性之善-《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反正至少能拿回五文钱,且这唐姑娘也不是挑三拣四之人,也没对饭食有过多的要求,就算损失再大,左不过一两文钱罢了。
下午,薛琅静了近两个时辰,便解决了这剩下的稻杆,并且将稻谷以及打谷桶等物带回孙氏家中。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也不再急着锻炼,而是一边打谷,一边听孙氏说八卦。
两方约定好,明早薛琅静一早就会去刘家将他们家中的打谷桶等一应物件搬到田地里去。
毕竟她的时间也宝贵着呢,她得尽量在更短的时间内挣到更多银子。
如若不是有这位唐姑娘在,她哪能如此顺利地将谷子收回来,不知道得损失多少呢!
虽然这速度不慢,但此时已是申时末酉时初,虽然农忙时节百姓们吃的会晚些,但这时候,一般人家也该做完饭了。
唉,这么穷的人家,能不占人家便宜,薛琅静还是不占了,她也没抠到这份上,反正在孙氏家中吃饭,她也不亏,不过就是挑些水而已。
那吃食,不管是食物本身,还是那做出来的成色,都远不能与孙氏相比。
再一个,她也与孙氏有一样的顾虑,能给刘家省点儿就省点吧。
而薛琅静之所以如此痛快地答应,自然便是因为这孙氏的手艺不错,为人也大方。
虽说收割稻谷也能锻炼,但她是出门历练的,也不能在这上面耗费太长时间,不然她得啥时候才能到达武平城哦!
若不是怕自己晚上打稻谷太吓人,她还真想再在田里待一段时日呢。
知道她这个谷客到来,那半躺在炕上的刘家老娘还极为激动地感谢了她一番,就差拼着病弱的身体下炕来谢她了。
哦,不,是听她讲故事。
言说她要是不出现,他们刘家收不回谷子,往后的日子都要不知道怎么过下去了。
这顿晚饭,自然还是在孙氏家中吃。
实在是这刘家家中太过简陋与贫穷了。
反正感受异能力也不急于这一时。
而且自己力气又不大,挑水的地儿离自家又远,每日挑的水也都是将将够用,家中多挑些水,她们祖孙俩用起来也能宽裕不少。
之后董氏便将她带去田地里看了看。
董氏虽然有些行动不便,但怎么说也是正值青壮年,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六亩田,被她自己收了半亩多,需要薛琅静收割的便只有五亩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