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真是好人家-《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1/3)页

    第260章  真是好人家

    “据说去薛家的都被招为长工了,一个月能有好几百文钱呢,还包吃住。”

    这样的条件怎能不让人羡慕。

    无家无地的流民不仅能解决温饱,还能攒下不少银钱,而自己等人虽然有田有地,但少了劳力,甚至这劳力还可能是家中唯一的支柱,温饱都成问题。

    对于孙氏这番话,薛琅静心中也颇为得意,这对流民而言确实是大好事,但是.

    就听薛琅静不解地问,“那薛家又没惠及你们,你们为何还得感谢人家?”

    她这话孙氏自是不同意,“咋没惠及了,就说八月份吧,他们薛家要招大量劳力种植那啥番薯的,自己镇上的人不够,咱村因为离得近,也被招去了大量的劳力,做了十来日工,每人都拿回了二百多文钱呢,还包吃住。”

    吃食加银钱算起来,怕得有三百文钱吧!

    他们种一亩地,去掉税赋也不比它多多少。

    “那有些没派去劳力的人家呢?”

    “这薛家不是还收了番薯么,据说好几千万斤番薯要磨粉呢,咱村就去了好多人帮忙,我老婆子如今也没什么进项,就也带着孙女去试试,不成想还真被收了。”

    东西说多,但归拢归拢也不麻烦,将竹席卷起,跟谷梯、镰刀一起放在打谷桶里去,直接将它们抗在肩上就成,空谷篓由孙氏用扁担挑着,其孙女果果拿簸箕,如此就能下地了。

    有了盼头眉开眼笑的孙氏便为他们解释一番。

    虽然亲眼看过她的大力,但之前见过她那身穿着的村民心中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至于薛琅静的弓箭和长剑,自然不好随身携带,且这村子里民风淳朴,也不怕有人抢,便给孙氏锁在家中。

    而在亲眼见过她割稻谷时的模样之后,围观的村民几乎个个都被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自家的形象,在别人眼中当然是越高越好,她当然乐意吹捧自家。

    两人闲聊间,锅中的面条便也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