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生意-《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稀罕货之所以稀罕,便是因为它们一直没有传到外边去,这郑家的保密工作定然做的极好。

    如此,郑林楚带来的工具便派上了用场。

    既然番薯不能直接拿来卖,那要怎么卖?

    自然便是把它制成成品,不仅让人看不出它出自何物,也更容易长期存储。

    到时候只要从某个人那里泄露了,那大家都得吃官司挨板子。

    这还多亏了之前种植的水芹菜。

    一听自家种个这玩意儿可能还要吃官司,谁还敢私自种啊。

    就因为有郑家,他们才挣到这些笔银子,对郑家的印象能差吗?

    而且薛琅静这个迷妹,也极其乐意提高郑文大人以及郑家在村民心中的形象。

    便有不少村民也尝试着学薛家挖池塘种植。

    但薛家不是不想给,而是这玩意儿是郑家委托自家种的,自家与郑家签过保密契约,不能随意外流,不然就是违反契约,那是要上衙门吃官司的。

    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肥料,出来的产量远没薛家那么好。

    这其中当然有薛家的努力在啦,在他们的努力下,村民们便听到了郑家各种打官司的事儿。

    不管是以前的瓜子、核桃、果园,还是如今的番薯,最终都要把成品卖给郑家。

    若是让他们知道番薯就是跟米粮一样的粮食,而他们又有了购买渠道,还能不去买些过来种植?

    既然是买的,那他们又没偷没抢,光明正大拿到手的,为何不能种植?

    经过薛家的诱导,这番薯在他们眼里就跟水芹菜是一路货色,他们就不太愿意跟风。

    周围没多少人识得水芹菜,导致他们没什么销路。

    在价钱方面,郑林楚很肯定地告诉大家,自己最终出的价钱,不会让番薯的成本价低于一文钱四斤。

    怕了!怕了!咱们不约!

    当然,郑家的形象并没有因此就在村民们心中变差,反而更好了,较之以前,正面形象更多了。

    那种植番薯的方式不就被他们传出去了么。

    在大量肥料的浇灌下,薛家的水芹菜一年能割五六茬,亩产能达几万斤。

    这也就算了,至少相比起其他蔬菜,它得产量也算顶顶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