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下层是随处可见的弃婴塔,上层是盛行的洗女文化。 底层溺女卖女。 不能溺那就养着呗,可怎么养那就不好说了。 家家户户都是这个想法,再加上连年的战争导致男子数量不断减少,待嫁的女子便也多了。 发展到后来,不知为何,洗女文化更是被许多世家大族所吹捧。 但是要入赘自家的,那必须是顶顶好才行,聘礼咱老薛家出的起,咱家小八可是村里出了名儿的打猎好手,又是能力者,哪里还怕挣不到银子。只要入赘了咱家,以后有的好日子过,还能继承整个薛家的一切。 这么大个好事,几个媒婆自然是欢欢喜喜地来,把薛家众孙女一个个给看了个遍,又欢欢喜喜地去。 如若头胎是女婴,便杀之,如果是男胎,则保留。 可相比于底层百姓,士家富户更看重的却是脸面,家中也不差卖女那点银钱,他们不留女儿,但也不会卖女儿。 如此恩威并施便大大提高了百姓们生育女儿的积极性。 因富户人家婢女成群,而贫家很少养活女儿,既然普通可嫁女数量远远不够,就只有从小卖给富户的婢女可供选择了,如此便又给他们另辟了一条蹊径。 按薛奶的原话便是,其他八个丫头片子无所谓,只要愿意出彩礼的人家都行,彩礼么自然是越高越好。 但这又提高了适婚男性娶妻的成本,且也导致富户人家婢女的需求大大增加,亦使针对女性的买卖更加猖獗,不管是贫家买卖女儿,还是奸人诓骗良家女都盛行起来。 多了就不稀罕,也不值钱,尤其是薛家又把孙女儿使劲往糙了养,排前几个又是大龄。养的又不好,婆家便不好找,能收的彩礼也不多,也让薛奶更加的不待见。 因为不知被卖的女儿将来会流去哪里,若是最后沦落到勾栏瓦舍等肮脏之地可如何是好呢,与其辱没了他们的门楣,还不如溺了干净。 上层溺女买奴买婢。 只有早早将其扼杀才能保住自家的气运,如此连续几代过后,家族就能永续香火,永远兴旺。 去了婆家总能过的好些吧,而且薛琳静几个更是年龄大了,也怕自己再不嫁出去就成老姑娘了,以后嫁不出去,待在家里更遭嫌弃,怕是伙食还更得消减。 楚国开国皇帝楚高祖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新朝建立伊始便彻底废除民间高额陪嫁的陋俗,并且规定禁止民间溺女,执行的也极其严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