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像是一道炸雷落下。 院子里寂静无声,先前还在议论陈家小气的村们,全都说不出话了。 两万块添彩? 如果这都能说小家子气,那么南柳树村,乃至整个青阳镇,都不存在大方的人了。 “陈家兄弟不声不响,居然成了万元户?” “应该不止万元户这么简单,每人拿出一万块当添彩,他们怎么不得有个七八万。” “我的天,这俩兄弟也太低调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结果一出手就是一万!” 村民们震惊的同时,迎亲队伍里的不少人,也有些感觉脸上发热。 因为在青阳镇,女方家中同辈兄弟姐妹的添彩,也被视为给男方的随礼。 他们先前在苏家,还说着随礼最高的也不可能再超过五千,可陈家两兄弟一人拿出一万,显然刷新了随礼的最高纪录。 除此之外,添彩往往还被看作女方家庭条件和财力,以及女方在娘家被重视程度的象征。 添彩越大,往往女方嫁到婆家,位置也会越高。 就以眼下来说,陈家兄弟一人一万,显然是对妹妹无比重视。 “新娘出门鞭炮响,去到婆家值万两!” 随着村中老人的喊话,门外等待鸣放鞭炮的人,立即用手里的烟头,点燃鞭炮引线。 噼里啪啦的声响中,苏木抱起媳妇,走出陈家大门,然后将其抱进婚车后排。 苏木坐到另一边,等到负责拍摄的人,扛着摄像机坐到副驾驶,车辆缓缓行驶。 按规矩,娶媳妇不走回头路,所以自然没办法原路返回。 “媳妇,都三天没见你了,我想看看你。”苏木慢慢伸出手。 但就在即将碰到红盖头时,却被媳妇一把将手拍到一边。 陈秀清低声提醒道:“别坏了规矩!” 苏木只得把手收回,心中无比期盼夜晚的到来。 不多时,鞭炮声中,夹杂着一阵稚嫩的童声,传入车厢里。 “鞭炮响,唢呐鸣,大红喜字贴两旁。红嫁衣,红盖头,漂亮新娘迎进门。父母笑,小孩追,喜气洋洋办婚礼。结连理,比翼飞,白头偕老永相随。相亲相爱到永远,海枯石烂心不变!” 苏木扭头看向窗外,一群孩童跟着队伍奔跑,追着索要喜糖。 而负责发糖散烟的人,则从袋子里抓出一把糖球,扔向孩童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