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女王这一番话慷慨激昂,竟将下面这些三、四、五尺男子们镇住了:真是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高那个什么啊(原谅他们词语匮乏),女王果然是英明神武啊! 后来女王生下了儿子徐东来,为了践行她的这番大义之言,还忍痛又给徐福纳了十位嫔妃,最后开枝散叶,也都生下了许多娃儿。 譬如什么:徐福山、福水、福地、福余;又有:徐珪之、徐琅之、徐瑞之、徐琴瑟等;还有:徐琼来,徐珠来,徐琳来,徐璎来,徐珞来等等。 后来扶桑土人习学中土汉字,笔法生疏,不得其神韵,愈写愈是胖大,慢慢地,一个字常常化为两个,于是徐珠来变成徐王朱来,徐珪之变成徐王圭之,这便是扶桑人名后来常有四五字的源头。 又三年,女王早已无心上朝,卑弥呼也改名为徐卑弥呼,终日在深宫相夫教子,徐福已然独自临朝听政。 那日,樱花初放, 宫女禀报女王,女王惊喜之下,并不独往,忙让近侍前去请徐福大王。 两人互相偎依来到樱花树前,只见一片姹紫嫣红,微风徐来,落英缤纷,花瓣尽头留着一点雪白。女王在树下如痴如醉,如梦如幻:“夫君,你说这樱花还有甚多品种,此树为何名?”女王雪白面庞映在这满树绯红之下,娇艳更胜往日。 “这树来自于中土新郑,那是韩非的故里,此人学问极高,便叫韩非樱吧。” “春寒渐去,绯红漫天!好美,夫君果然有学问啊!” 岁月若是一直如此静好,又怎会有日后的两人别离,又怎会有后面的二神之争,又怎会有神道教横扫扶桑?这样的日子,最后终于在他们同游琵琶湖时,一去不复返了。 且说女王与徐福当年曾游历大河日野川上游的一个隐秘大湖,那湖乃是河水流经一处险峻河谷,蜿蜒而成,两岸都是数百尺高的绝壁,湖面前大后小,像个葫芦。徐福戏称为葫芦湖,那里人迹罕至,两人曾在那里留下许多放纵的欢乐时光。 那一日,他们又去了。天公却不作美,连降暴雨,两人寻到一个沿湖绝壁之下的山洞,洞中一半是溪流一半是山石。这里无风无雨,倒也逍遥快活。 不过,这雨愈下愈大,湖水也是一涨再涨,他们只得沿着山洞向上水少处爬去。前面“轰隆”一声巨响,沿着洞中水道,涌来无数巨木,水也是越长越高。两人正在踌躇,是跳入水中,顺流而下,逃出洞去,还是继续向上爬去…… 忽然一只黑龙自激流顺势而来,跃出水面看着两人。难道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将他的老窝端了? 那黑龙喷出一股水箭,徐福闪身躲过,松散的路基便被冲毁一大块,女王随之落水。但她水性极佳,抱住一只巨木,顺着激流逃了回去。 此后女王带兵去往葫芦湖十数次,并不见黑龙,也不见徐福,只在湖中打捞上来一件徐福的带血衣物。他从此以后便消失在那山洞中,再无音讯。 他怎么可能还活着?若是活着,又为何不回来看他的妻儿? 但,那湖四周的百姓传说,夜间常有黑龙出没,吞食山民。那湖渐渐再无人敢去,附近山民都叫它:黑龙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