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江东子弟兵势如猛虎下山。 随着孙策杀进旱寨之内,将张英部下的士兵们按在牛渚滩上。 狠狠地摩擦了一顿一顿又一顿。 打的旱寨内扬州军士兵哭爹喊娘,成批成批的丢下武器主动跪地请降。 刘繇部下的士兵,虽然名义上叫做扬州军。 猛一听,感觉扬州和江东是同一块儿地盘。 似乎扬州军和江东军基本上差不多。 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刘繇是青州东莱郡人,与太史慈是同乡。 因此,太史慈才会从青州来到江东投靠刘繇。 但也正因为这个缘故。 刘繇手下的人马中,超过半数的士兵是他在青州带过来的。 另外的一半,也不完全是江东人。 而是刘繇从各地分批招募来的。 在精神层面上。 这支东拼西凑出来的扬州军,并没有集体荣誉感。 多少带点雇佣兵的性质。 远远比不上江东军那么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要知道,江东军可是全部由江东子弟兵组成的。 而且在江东本地人眼中,刘繇其实就是个外来户。 谁会真心服从他呢? 反观孙策就不同了,孙家自祖上“兵圣”孙武开始。 便世代居住在江东,深得江东父老敬重。 追随他的江东子弟兵们打起仗来,个顶个的玩儿命。 把江东军之荣誉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岂是刘繇手下这帮雇佣兵能抗衡的? 没有露出败象的时候,扬州军还能仗着人多势众,吆五喝六一番。 如今败局已定,他们哪还敢抵抗江东军的兵锋? 赶紧投降! 短暂而激烈的战斗过后,江东军完全占据了牛渚滩上的旱寨。 控制了刘繇战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掌握了牛渚,江东军进可攻、退可守。 顺势打破了刘繇辛苦布置的“铁索横江”拦截战术。 已经可以算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刘繇把牛渚、横江津、当利等地连成一线的战术布置,就此失去了作用。 再也无法完全控制住长江沿岸,独自占据长江天险了。 刘繇当然知道牛渚的军事重要性。 听闻孙策大举进攻牛渚的时候,就已经着急忙慌的开始了调兵遣将。 只可惜太史慈伤势未愈,现在还躺在床上养伤呢。 刘繇只好派出心腹武将于糜、樊能二人。 火速带兵赶来支援牛渚。 江东军刚刚占据旱寨不久,这两个人便率兵杀到了牛渚滩上。 咚咚咚—— 铿锵的鼓点声中。 孙策手握霸王枪亲自出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