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金属硬核》
第(1/3)页
转眼,这已经是自己的第六部长篇小说了。
一直琢磨该不该写这个后记,考虑再三,还是来几笔吧。尽管前五部长篇从没有这么干过,但写上这几笔,是因为自己终于圆了一个梦。
但是,首先需要为自己“开脱”一下。
感谢读者诸君看完这部小说。正如前言所说,这部小说的蓝本原稿来自于我自己上高一时写在作业本上的、有生以来的第一部小说。无庸置疑,必然是稚嫩无比。但稚嫩的同时,是一种挚诚、一种从小就对文学和写作热爱的挚诚。
多年前聚会,老同学们纷纷建议:让我把1996年少年时写在作业本上、全班传看的首部小说改编成一部全新作品。这事一直埋在心底,几个月前,真的翻找了出来!感谢我爱留旧物的习惯。这绝对是“孤本手稿文物”,而我的第六部长篇小说——诸君看到的这一部《金属硬核》,就是以此为蓝本的。
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夙愿,也以最大的范围和可能保留了原故事框架。
之所以说是为自己“开脱”,正在于此——如果读者诸君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很多内容尚显稚嫩,甚至某些地方不符合常识逻辑,那么请诸君谅解,小可在此抱拳拱手——只因刚刚说了:我最大范围的保留了少年时期手搞的框架及内容,即便有所改变、有所修改,也尽量做到翻新不翻盖。诸君看到的这本书的内容有将近一半儿(甚至多一半)出自一个当年十五岁少年之手。至少说到这里,我自己是释然的,也期待诸君的理解和释然,不才再次抱拳拱手。
必须要说,少年时代的作业本原稿是没有爱情部分的,那时的自己还没有拿捏言情的能力。但正如作家海岩所说——没有爱情的小说就不叫故事了。而我以往的作品也大都以大篇幅来描写爱情。说实在的,拿捏言情部分才是自己最得心应手和最过瘾的部分。
如果读者是七零或八零后的诸君,看过第一章,可能就会似曾相识。是的,当年自己手稿的灵感就来自于那时的一起震惊全国的银行运钞车抢劫案。是那时的新闻报道给了年少的自己以灵感,于是就在课余时间、在作业本上一蹴而就。而手搞写作的时候正是1996年的11月,也是这个大案被公安刑侦部门侦破的时候。主犯负隅顽抗,被击毙了,这在我书中的情节中都有所表现。当然,是以那时自己最大的能力进行了艺术加工之后的表现。当初写那也就几万字的初稿之时的初衷,就是为了讴歌刑警们的无畏和伟大,正如我书中所写“哪个男孩儿的童年少年时期没有一个警察梦呢?”所以我有生以来的第一部小说作品,就是拿警匪刑侦题材起步。
其实原稿写到击毙葳蕤就结束了。此回的翻新,我却加上了男主角的爱情部分。莎莎和老乔,这两个角色此回是新加入的,他们也必须加入。我感谢这“父女俩”,他们让这部翻新的小说内容更加充盈丰富,也更加可看。
少年时我原作中的男主角彤彤从始至终是一个单身汉,有点儿青年孤胆英雄那个意思。但这回我让他有了爱情,而且有了一场缠绵悱恻和撕心裂肺都经历过的刻骨铭心的爱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