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寿的主意很直接。 他想用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成果。 因此,能不打仗,就尽量不打。 要避免战争,马哈木的方法就很妙。 他不是想跟大明比耐力吗? 那就比比看! 到底是未来的工业文明能耗,还是马哈木的游牧文明更能撑! 朱寿这时又对着朱棣拱手,说:“皇上,微臣还有个建议,不知道该不该提。” 朱棣慢慢点了点头,说:“但说无妨。” “继续往蒙古迁居人,放出风声,只要是自愿迁过去的汉人,免费送三公顷牧场,或者五十只牛羊,任选一样。” 朱棣一听,先是一愣,然后望向旁边的朱瞻基。 朱瞻基低头想了想,说:“我们从敌人那里缴获的牛羊,就有好几万。” “这点牛羊,我们还负担得起。” 朱棣听了,缓缓点头,说:“行,就按你说的办。” 朱寿也微笑着点点头。 退朝后,朱寿回到家中。 这一路上,朱寿心里紧张得不行。 毕竟,现在东蒙古到处都是瓦剌的奸细。 说不定,他们已经盯上了自己。 哎! 朱寿也很头疼,好好的正规战,硬是打成了情报战。 但这也没办法。 目前来看,这种打法损失最小。 因为大明在东蒙古建了很多城,明军不必在草原上留太多人。 除了各城的守军,再有一支能随时调遣的快速反应部队就够了。 于是,第二天,大批军队被调回了应天府。 朱棣也启程,回到了应天府。 留在蒙古的,只有朱寿一人。 汉王、赵王、朱瞻基等人都走了。 朱寿为了自身安全,增加了很多人在自家周围。 现在,朱寿家周围就有五十名士兵日夜守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