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宁玉涵写的论文是研究绿色经济、绿色生产力这种东西。 因为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就主张这个,于是,什么绿色金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些东西就出来了。 许临有时候会觉得,创造这些词语的人绝对是个人才。 引言很简单,就是说背景。 许临看了很多论文,大几百字,三两下就搞定了。 然后就是论文综述,就是引用了什么论文,这些东西给你这篇论文有什么启发。 许临写这部分就得看看宁玉涵找的专门论文了。 因为许临刚才看的是经济学门类的论文,这个类别也属于一个大类,各种相关论文都有,只有少部分是和宁玉涵的论文研究方向相关的。 看完对方收集的论文之后,许临继续撸论文。 这部分也挺复杂的。 不过这难不倒许临。 接着就是第三部分,经济模型和研究方法。 用什么模型? 写经济学论文,这个地方是最复杂的,其实学生可能压根看不懂这个模型是什么,因为这玩意比数学公式还要复杂,看过这方面论文的人都知道,简直跟看天书一样,当然,学霸除外。 许临参考别的论文,再结合宁玉涵的数据,最后决定,使用了超SBM模型。 “妈的,真复杂啊。” 许临忍不住吐槽。 宁玉涵问道:“是不是很难?” “不难,就是打字挺麻烦的,有些沙茶符号要我来回切换。” “噢。” 构建模型之后,就是数据和变量分析了。 再之后,就是结果讨论,最后就是结论。 一篇论文,别人少说几天的工程,但许临一晚上,三四个小时就能够撸出来。 至于论文排版,让小许同学操作就行。 论文排版有特殊的排版方式,不是乱来的,靠人来排版还得搞几个小时,但对于小许同学而言,只需要输入指令就行。 凌晨四点钟,许临已经把这篇论文搞定。 “搞定了,明天提交给黄教授就行,不对,后天你再提交,不要太快,不然她会觉得你不认真,到时候她问你,你就说,是男朋友指导你写的,然后她怀疑,你就直接把我喊过去。” “哦哦。”宁玉涵认真地点了点头。 她还在看论文,一遍看下来,她能够明显地看出,许临的水平比她高了不知道多少,感觉像看教授或者一些学者写的论文一样。 “老公,你好厉害!” “淡定,我还有更厉害的!” 许临打了个哈欠,“有什么事明天再聊吧,睡觉了。” “嗯呢。” 说起来许临睡觉之前还想了一下,这个新任务,写什么论文好? 他是学经济学的,这个学科,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是比较假大空的,而且经济学本身就是一个大类,宁玉涵后面读研究生,还得挑一个细分学科,比如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什么的,而经济学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学科。 就像他今晚看的论文,加上宁玉涵搜集的论文,看了有一百三十多篇。 这些论文大部分都是sci论文,但许临感觉也就这样。 因为他是站在对社会发展推动、学科领域进步的角度来看,这些个玩意好像没有多大用。 毕竟许临要操作的任务,显然是不能拿这种论文来糊弄的。 而且,尤其是很重要的一点,没有突破的创造性。 再说了,sci是什么论文?有些厉害一些的学生,普通本科都能给你撸出来,重点大学,不少学生身上都挂着好几篇的,一个实验小组,人均一篇是正常的。 许临觉得,要完成任务,写sci这种级别的论文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许临这个任务,是不能去写经济金融相关的论文,还有,sci论文都不能写。 他要写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东西,甚至是有创造性乃至革命性的论文。 既然要玩,就玩大的。 许临忽然想到了《nature》,这是全球顶尖综合科学期刊,神中神的存在。 只有具备了重大理论创新、科学突破或者跨学科影响力的研究才能够被接纳。 比如解决物理、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什么颠覆性的理论,诸如此类。 这时候,你能够在上面发表一篇东西,无异于光宗耀祖。 有人问:我在《nature》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意味着什么? 很多211都没有一篇本土出产的呢,甚至不是正刊,而是子刊,学校能出一篇nature,不夸张地说,像当兵拿了一等功。 一个博士,要是有一篇nature,985都直接升副高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