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耳朵里的灰烬-《阴阳剥皮人》


    第(1/3)页

    那串冰冷的字符在加密终端的屏幕上闪烁,像一行已经刻好的墓志铭。

    99+,这是一个荒谬到令人绝望的数字,代表着那个继承了他所有遗憾的“回响”,已经为自己列好了一份冗长的审判清单。

    沈默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个怪物将如何用他的身份去颠覆整个司法体系。

    他眼下最紧迫的敌人,是他自己。

    鼻腔里那股黏腻的、带着铁锈与尘土气息的流动感再次传来。

    他快步走进临时搭建的无菌工作间,仰起头,任由一滴漆黑如墨的液体滴落在下方的玻璃皿中。

    液体在玻璃表面并未散开,而是像有生命般缓慢蠕动着。

    在强光灯的照射下,那团黑色物质的内部,隐约浮现出几个扭曲的汉字——“听者即承者”。

    这行字,如同一个烙印,并未随着液体的蠕动而消散。

    沈默戴上无菌手套,面无表情地开始了对自己的“尸检”。

    他抽取了样本,放置于高倍电子显微镜下。

    目镜中的景象足以让任何一个生物学家陷入疯狂。

    那并非血液,也非任何已知的体液。

    它是由浓度高到异常的神经肽类沉积物,与无数从未见过的有机微粒混合而成。

    其整体结构酷似脑脊液中的突触残留,是神经信号传递后留下的“碎屑”,但这些“碎屑”的排列方式却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非生物性的几何规律。

    它们没有遵循细胞堆积的杂乱,反而像一行行被精心排版过的代码,或者说,某种已经物化、结晶的“语言”。

    一个可怕的推论在沈默脑中成型:他以为自己在“听”那个“未说之语”,但实际上,那个存在也在反向“说”给他听。

    每一次的“聆听”,都是一次编码过程,那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信息,正在以物理形式,重写他的神经通路,将他的大脑作为培养基,长出属于它自己的“器官”。

    他正在被信息污染。

    与此同时,在另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里,苏晚萤正快速翻阅着一本泛黄的古籍——《陶工遗录·冥音篇》。

    这本书是她从博物馆的秘密库房中取出的孤本,记载了古代方士对于“残响”这类不可知存在的零星观察。

    她的指尖停在了一段几乎被蛀空的文字上:“昔有听冥者三人,一人失舌,不能言语;一人盲目,不得视物;最后一人耳窍自生石膜,闭而不通,从此不闻外事。”

    苏晚萤倒吸一口凉气。

    她一直以为“承者”是被动承受诅咒,但这段记载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这并非诅咒,而是一种畸变的自我防御。

    当外来信息流的污染过于强大,超出了心智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身体会启动一种原始而残酷的机制,通过毁掉相应的感知器官,来强行切断信息的输入。

    失舌、盲目、耳生石膜,都是为了隔离。

    她看向隔壁房间里沈默的背影,心中一紧。

    如果不能及时切断信息源,沈默的大脑终将被这些“他者的意识碎片”彻底占据、格式化,最终变成一个纯粹的信息容器,一座行走的、活着的墓碑。

    “必须启用备用方案。”苏晚萤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