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之前天幕上播放的那些帝王,什么千古一帝、征伐皇帝,他们好歹还能看出这些人的意图。 可面对嘉靖,他们发现……似乎根本看不透他! 并不是他多厉害,而是这种感觉让他们这些爱揣摩皇帝心思大臣们,感觉有些无从下手。 永远也想不到他下一秒要干什么一样! 这让他们就很慌! 毕竟他可是皇帝,掌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 …… 【关于他的权谋,还有嘉靖中兴,咱们暂且不说,先来说一下,他这些称号吧!】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朱元璋留下那些祖训有多害人了!】 【也正是因为他的祖训,让文官集团一家独大,从而皇帝不得不用宦官与之制衡。】 【就拿嘉靖年间来说吧,文官集团逐渐异化为钳制皇权、空谈误国的桎梏。】 【这群身着绯袍乌纱的士人,以“祖制”“礼法”为盾,以科举结成的乡党、师门为网,在看似正襟危坐的朝堂之下,藏着足以动摇国本的危害。】 【而且大明的皇帝极少有寿终正寝的,基本上都是正值壮年,然后就没了,包括朱元璋的死,说到底这里边也有文官集团的影子。】 【文官握着的笔杆子有时候比武将的大刀要锋利多了,杀人都不留血的!】 “砰!” “这群文官,简直是放肆至极,拿着咱的祖训,要挟咱的皇权!” “哼,简直是活腻了,就应该把这些畜生杀干净……全部剥皮萱草!” 一旁的朱标也若有所思的,仿佛想到了什么。 “以祖制、礼法为盾,实则是为了一己私利,妄图钳制皇权。” “当真好手段啊!” 这样一来,就说明,未来文武很有可能已经不平衡了。 老朱也想到了这点,父子二人对视一眼,都明白文武之争已经开始了。 “标儿,你应该懂咱的意思!” 朱标点了点头,起身朝外走去,“传孤意,让六部尚书即刻进宫,孤有事要好好问问他们。” “还有,让锦衣卫暗中调查,三天后,孤要朝中所有大臣这些年干了什么,做了什么全部信息!” 说罢,迈步向东明走去。 凭借朱标的聪明,结合天幕上的话语他已经能想到了,自己太子妃,还有儿子朱雄英,的事并不是意外! 要是没有天幕的话,这一切都是文武之争的牺牲品。 “大明的天,该变一变了!” 第(2/3)页